“清明时节”话“清明”
发表时间:2023-04-06

  一年一度春草绿,又是一年清明时。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,也是人们缅怀先人、寄托追思的节日,有踏青郊游,插柳植树的习俗,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独特魅力。 

  “天涯共此时,同寄一缕哀。”清明节,无尽的思念在流淌,跨越千年的亲情与孝道表达,让清明历经岁月而愈加“清明”,这是名俗的盛典,亦是文化力量的绵醇持久。 在传统文化语境里,清明囊括自然与人文理念。作为体现自然变化的时令,“清明”以“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”而得名,又因为是传统社会的重大春祭节日,也蕴含了厚重的传统文化。 

  移风易俗,文明祭扫。清明饱含着扫墓祭祀和缅怀祖先的仪式感。焚烧纸钱、燃放鞭炮、点着香烛等老旧习俗虽然逐渐退出,但在个别地方还偶有存在,由此也构成了消防安全的隐患。移风易俗早已是大势所趋,无烟祭扫等方式也早已是方兴未艾,将祭扫活动与传承清明节优秀传统文化相衔接,通过敬献鲜花、植树绿化、踏青遥祭、家庭追思会等文明低碳方式缅怀故人,积极践行绿色祭祀,自觉树立文明祭祀新风尚,营造安全、清洁的生活环境。这样,既达到了祭扫目的,又利于丰富清明节日内涵。 

  清明寄哀思,家风继世长。弘扬优良家风也蕴含牢记民族历史,缅怀先烈精神,传承家国情怀的韵味。作为一个祭奠祖先、缅怀先人的节日,重温家规家训,回忆家族往事,沐浴亲情恩泽,清明节为传承、培育和弘扬优良家风提供了“好载体”“好时机”。利用清明节,适时进行家风教育,努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,把众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要求的好家风弘扬开来,让优良家教家风引领社会风尚。 

  清明是追思过往的回眸,也是希冀未来的遥望。从寄托哀思到走向新生,我们不只有肝肠寸断的忧伤,还有高风亮节的精神,更有坚韧不拔的意志。清明是对生命的礼敬,也是对生活的热爱,所以敬献哀思,所以亲近自然。杨柳依依,大地明洁,于祥和的世界静默,在温暖的春风里跃动。(高雨林) 

责任编辑:王 皓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