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五湖四海之水,埋于地下,堆石于巅,取名淖尔敖包。东拥日出之岗,西抱祥云之丘,南怀翠玉之峺,北揽清流之川。一方吉祥之土。
淖尔是蒙古语湖泊的意思,淖尔敖包引申为圣洁的奶泉之源,高高伫立在布尔陶亥苏木尔圪壕的一道山冈上。敖包,又称“鄂博”,蒙古语汉译是“堆子”的意思。敖包大多以石块堆积、垒聚而成,体圆,顶尖,如一个小山包,立于高处,易于识见。
敖包的历史十分久远,初始时是地理标志,供人识别地理方位。在历史演进中,这种方式逐渐演化为表达对养育自己的山川大地的虔诚之情,随着“天神”的诞生,又被赋予了宗教意义。
远古时代,先民以石器为工具从事狩猎生产,便把一些石头堆放在一处以备使用。猎狩归来,庆祝收获时,很自然地围绕在堆放石头的地方,舞而蹈之。久而久之,便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集合点或活动场所,由此,一个聚落的生产生活中心便建立起来了。
蒙古族初时信仰萨满,崇拜腾格里天神,并以此为守护神。最简单地方法便是堆起石头(即敖包),作为自己所崇拜的“神”的居所,同汉族的庙宇一样。敖包,逐渐被赋予多种内涵与意义。由萨满举行圣化仪式,加以祭祀、景仰。敖包所建时,从九十九尊天神之中把自己所崇拜的“上苍之神”请来,作为敖包的守护神和灵魂的化身,并赋以神圣的名字。定期举行祭奠,祈福请禄,福佑一方。
鄂博为天。《大清会事例》载:“游牧交界之处,无山河以为识别者,以石志,名曰:‘鄂博”。《蒙古秘史》载:“铁木真下不峏罕山,椎其胸曰‘将不峏罕合勒敦山,每朝其祃之,每日其祷之。我子孙之子孙其宜省之。’言讫,向日,挂其带于颈,悬其冠于腕,以手推膺,对日九跪,洒奠而祷祝焉。”
蒙古民族世世代代祭奠不峏罕合勒敦山,以后就渐渐演变为供奉山川大地的习俗,成为蒙古人心中最神圣的地方,供奉神祗、祭祀长天。
堆石蔚山,演化为不峏罕合勒敦山,称敖包。清代以旗为聚落,族人们共同祭祀的敖包,称“旗敖包”,家庭祭祀的敖包,称“家敖包”;喇嘛祭祀的敖包,称“召敖包”或“庙敖包”,也称 “喇嘛敖包”。以此类推,不一而足。敖包祭多在农历五月十三至十五日举行。祭祀仪式通常由一旗一地一户的男性尊者主持。祭祀时为敖包填石、植绿、张挂“风马”旗、五彩幡,虔诚祈祷,以佑世间。
敖包祭大致分为血祭、火祭、酒祭、玉祭四种。血祭为宰杀牛、羊,供奉在敖包前。蒙古人认为,牲畜是天地所赐,便以宰杀牲畜来报恩;火祭为敖包前拢一堆旺火,把各种祭祀品投入火中。蒙古人认为,火是圣洁之源,可以驱逐世间一切邪恶。酒祭是将鲜奶、奶油、奶酒等,一点一滴洒在敖包上。蒙古人认为,奶是天之玉露,生命之源,万物之本,吉祥圣物。玉祭是把昂贵的玉石、珠宝等,填放在敖包基石之下,作擎天之意。蒙古人认为,玉是灵石,是长生天的化身,灵魂的依托之物。
淖尔敖包祭为火祭、酒祭、奶祭并举。酒祭最为普遍,《蒙古秘史》中称该礼仪为“酒注礼”。祭祀时焚香化炷,敬献哈达与祭品,唱诵祭文。参祭者环绕敖包三周,默念心愿,以酒倾礼,天地佑福。同时唱诵《敖包祭》:
以至高无上的汗霍尔木斯塔为首,
暴烈与温顺的安排者,
至大德九十九尊天神,
银色的高山峻岭,
蒙古地方的神明,
金色的山巅峰岚,
人间生灵的神祗,
山神水神山河的庇护神,
敖包所在地的守护神!
以八位白龙王为首,
八十二尊水神。
以暴烈的黑龙王为首,
四十九尊泉水神。
以狂暴的红龙王为首,
三十三尊湖泊神。
江神河神江河的守护神,
泉神水神灵泉的守护神,
参天大树的守护神,
萋萋白草的守护神!
以汗腾格里父为首,
大地母亲,
上苍父亲,
人间的一切神祗,
召请你们前来光临。
以先祖高祖之神明,
敖包翁古德神为首,
至高无上的圣明神祗,
敬请你们降临祭坛,
我们向你至高的神明跪地膜拜
赞美你尊贵的名声,
祭洒食物之德吉马奶,
奉献饮料之德吉茶水,
献上香气之首刺柏神香!
礼赞你的美妙歌声,
作为圣洁之神明把你供奉,
一一向你跪地膜拜,
三三九次祭洒马奶,
向你奉献九十九的
仪礼完备的祭奠;
添加香气馥郁的柏枝神香,
把那美好的净化仪式举行!
父老乡亲汇聚在一起,
大家共同把祭奠举行!
以各自的虔诚之心,
礼赞你的赫赫名声,
合掌胸前跪地膜拜,
向圣明汗长生天祭洒马奶,
向四尊天神凶煞祭献,
向霍尔木斯塔天神祈求福泽,
向吉雅其三尊天神祈求恩泽,
向苏扎来腾格里天神祈求幸运,
向英雄天神祈求苏勒德神祗,
向西方天神腾格里祈求希望,
向八方天神腾格里祈求所需,
向九十九尊天神荐食奠酒,
向阿尔泰罕山献祭酒礼,
向肯特罕山献祭酒礼,
向兴安岭献祭酒礼,
向莫尼罕山行膜拜礼,
向得力滚保力德格荐食奠酒。
向克尔伦河荐食奠酒,
向土拉河荐美奠酒,
向黄河荐食奠酒,
向一切江河湖泊荐食奠酒,
向佛祖荐食奠酒,
向牧草神荐食奠酒,
向地方守护神荐食奠酒,
向迁徙地神祗荐食奠酒,
向井水神祗荐食奠酒,
向敖包神灵荐食奠酒,
年年定期祭奠,
敖包翁古德神祗,
天天合掌祈祷,
用蓬松的树丛把你装饰,
用美丽的岩石把你加高,
将佳肴美食奉献给你,
以男儿三艺把你祭典,
在吉月点燃神香把你祭祀,
在吉日以礼赞把你供奉!
布尔陶亥,汉译为青色的河湾。淖尔敖包是河湾之上为数众多的敖包中的一座。在青色河湾里,远远近近,星星点点,散布着许多敖包,与蒙古包构成一幅天人合一的图景,点缀着美丽的布尔陶亥,天伦、神伦、人伦的秩序出神入画地将蒙古族文化的精髓呈现在大地上。敖包上,旌幡飘飘,禄旗猎猎。敖包祭,是蒙古民族传统的宗教仪典,也是传统蒙古族文化的重要内容。
清代时,鄂尔多斯境内,以布尔陶亥敖包(也称点素敖包)为最大,称天敖包,是旗地的官祭之处,一度曾是伊克昭盟的盟祭之地。一年一度的楚格拉大会,以祭敖包开篇。始于明中叶,盛于清初,成为鄂尔多斯最大最隆重的敖包祭祀活动。
敖包是人化的自然、神化的天道,敖包祭是天人合一的交流与会聚。(王建中)